表面处理工艺,是化妆品包材装饰系统的一部分,涂装、电镀等常见的表面处理工艺,其涂层的附着力相当重要,一旦出现色彩脱落、掉漆等现象,对于消费者的体验价值不可言喻。
划格法
测试方法:用切割刀具在涂层表面纵横垂直交叉切割形成规定数量和间距的网格,用透明胶粘贴涂层切断处,均匀撕去胶粘带,检查切割涂层破坏情况。
常用标准:GB/T 9286-1998《色漆和清漆 漆膜的划格试验》、ISO 2409-2023《色漆和清漆 —— 划格试验》。在中国标准中,附着力达到 1~2 级时通常认定为合格;在 ISO 12944 中要求,附着力须达到 1 级才算合格。
评级方法:在良好照明的环境下,目视检查测试面涂层的脱落情况,附着力共分 6 个等级,从 0 级到 5 级涂层附着力依次递减,5 级最差。0 级表示切口的边缘完全光滑,格子边缘没有任何剥落;1 级表示在切口交叉处有少许涂层脱落,但交叉切割面积受影响不能明显大于 5%;以此类推。
划圈法
测试方法:采用尖角唱针穿透至底材,施以一定荷重,在以一定的回转直径划圈的同时匀速运动,根据划圈对漆膜的破坏面积来对附着力结果进行评价。
常用标准:GB/T 1720-1979《漆膜附着力测定法》。
评级方法:划圈附着力共分为 7 个等级,按顺序检查各部位漆膜的完好程度。从 1 级至 7 级附着力依次降低,7 级最差。
拉开法
测试方法:用胶粘剂将表面涂漆的专用试样在定中心装置上对接干燥后,以规定的速度,在试样的胶结面上施加垂直、均匀的拉力,以测定涂层间或涂层与底材间附着破坏时所需的力。
常用标准:GB/T 5210-1985《涂层附着力的测定法 --- 拉开法》、ISO 4624:1978《色漆和清漆--- 附着力的拉开试验法》。
结果表示:测定附着力时在拉力试验机上拉开,以产生附着破坏、内聚破坏、胶结破坏为有效。试验结果用附着力和破坏形式组合表示,单位为 kg/c㎡。
剥离试验法
测试方法:通过施加垂直于层面的剥离力来测量层间结合力的强度。常见的有剥离试验机法和剥离黏度法,剥离试验机法使用剥离试验机将两个层面分离,适用于各种材料如涂层、复合材料等;剥离黏度法通过粘度的变化来间接测量层间结合力,适用于涂层材料如油漆、胶粘剂等。
常用标准:ASTM D903《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Peel or Stripping Strength of Adhesive Bonds》等。
结果表示:记录使涂层与基材分离所需的剥离力大小,单位通常为 N/m 或 kN/m 等。
划痕法
测试方法:通过在涂层表面划痕并切割至底层,然后评估涂层的破坏情况来间接测量层间结合力,常用于金属基底的涂层附着力测试。
常用标准:ASTM C1624《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Measuring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Hard Coatings on Substrates》等。
结果表示:根据划痕的长度、宽度、深度以及涂层的剥落、开裂等情况进行评估和分析,判断涂层的结合力。
T 型弯曲法
测试方法:将样板夹在弯曲仪上,然后向漆膜外部方向对折 180°,用弯曲仪加紧使之完全平行,用胶带粘一下从而考察其漆膜的附着力是否良好,若漆膜没有裂开,计做 0T;如发现开裂,再在此基础上进行对弯,依次类推可得到 1T、2T、3T 等。
常用标准:部分行业标准或企业内部标准。
结果表示:以 T 值表示,T 值越小表示涂层的柔韧性和附着力越好。